Month: May 2008

  • 【五日一词】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忠臣

    拼音: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 bǎn dànɡ shí zhōng chén 经过猛烈大风的吹袭,才知道坚韧的草挺立不倒。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才能考验出人的坚强意志和节操。《后汉书·卷二十·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新唐書·卷一○一·萧瑀传》:“因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1] 《诗经·大雅》有《板》《荡》两诗,均刺周厉王无道,纲纪混乱,政局不安,后以“板荡”指社会动荡不定。[2]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哀哀独孤公,临死乃结缨。 天地既板荡,云雷时未亨。今者二百载,幽怀犹未平。[3] [1] 教育部重编国语词典修订本 [2] 中国历代诗文名句 [3] 临淄县主《全唐诗·第866卷027首·与独孤穆冥会诗》

  • 必有一款适合你

    “行行出状元”,原来行行也出Geek。什么叫Geek?维基百科的解释为: 极客,又译为技客,是英文单词geek的音译。原本的俚语是指反常的人,畸形人,野人。这个词在“美国俚语”中意指智力超群,善于钻研但不懂与人交往的学者或知识分子,含有贬义。贬义的定义是指一个人醉心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甚至可以牺牲个人卫生,社交技巧和/或 社会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兴起,其贬义的成分正慢慢减少。但这个词仍保留了拥有超群的智力和努力的本意,又通常被用于形容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所以俗称发烧友或怪杰。例如:“computer geek”是 “电脑怪杰”,“techno-geek”是“技术/科技怪杰”,而“gamer geek”是“玩家怪杰”等。 Scott Johnson的“The 56 Geeks Project”很形象,很强大,虽然形象古怪,但很好地诠释了上面这个定义。 也许国内达人能搞出个适合华人文化的Geek图谱?毕竟上面好多都是美国文化相关。呃……很好的扑克牌背景,只不过,为啥多了两个呢,而且谁是大怪小怪?不管怎样,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必有一款适合你:      参考 来源:SilenceWolf 作者主页 图片的Flickr相册

  • 再访高地的流水账(中)

    周一。早上起来吃英式早餐,好像不是苏格兰特色的,而且没有上次在Cotswolds的分量多。上午我们沿着岛的北部海岸线兜了一圈。今天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到处都是湖光山色和碧海青天,在这种环境下开车兜风很舒服。岛上除了游客大多是老人,当真是个适合养老的地方。在当地的港口Uig停了下,我们就回转Portree了。    中午我们在昨天看到的Seafood Breeze吃午饭。头盘蛤蜊竟然都是生的。饭后我们直奔尼斯湖和湖边上的Urquhart城堡。顺原路返回,过Kyle of Lochalsh,转A887,A82到了尼斯湖。这也是一条狭长的湖,水很深,以尼斯湖水怪出名,景色也不错,不过我总感觉大晴天没有阴雨天来得有感觉。 Urquhart城堡和Stirling、爱丁堡的城堡并称苏格兰三大城堡。这其实就是个残垣断壁,基本是个遗迹,也要收6.5镑门票。游客很多,我们转了一圈便走了。二詹的另一个朋友和他父母中午到了Inverness,下午去尼斯湖,现在已经从尼斯湖回去了,准备去吃饭。很快我们就到了Inverness。这也是一座宁静的小城,大约五六万人口,是高地的首府。今天总里程大约260公里。      我们都住在Bosta B&B,大概很多来Inverness的中国人都会住在这里。老板娘是个东北大妈,很热情,安排我们住下。他们商量着要去北边的天涯海角,John o’ Groats,那里是不列颠岛的最北端。老板娘说那个地方非常漂亮,现在还几乎是无人区,很值得去。不过来回至少6个多小时,今晚去肯定是不行的。他们要明天早起去,我很是反对。一来下午两点前必须回来赶晚上的飞机,时间恐怕非常紧张;二来开车这么长时间很累,我们就一个司机,毕竟安全最重要;三来我真没觉得会有什么非常美的景色──这里的景色不错,但绝谈不上令我震撼,尤其是见识了很多中国西部无边的壮阔和孤寂之后。 然后我们开车到市中心去Jimmy Chung’s(就是爱丁堡那家连锁)吃自助餐。味道还行,可能是好久都没吃中餐自助了吧。二詹的朋友一家是佛山人,他给我印象很好。他让我想起了阿平,也是一个稳重的广东朋友。 吃完饭我们去买了点饮料和威士忌。在旅馆里打牌,还是锄大D。我发现我喝威士忌真没啥感觉,虽然40度,真就和啤酒差别不大,看来我潜力惊人啊。 老板娘的一个长期房客经常喝醉酒回来,今天又带回来两个人,都喝醉了,竟然还打了起来,头破血流的。上边住的另外几个英国人帮着老板娘把另两个人赶跑了,那个房客也老实了。这给我们的印象真不好,不过老板娘一个人也挺厉害,挺不容易的。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五日一词】多难兴邦

    拼音:duō nàn xīng bāng 语本《左传·昭公四年》:“邻国之难,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国家多难,上下戒慎恐惧,奋发有为,戮力同心,使邦国复兴。《唐·陆贽·论述迁幸之由状:“多难兴邦者,涉庶事之艰而知敕慎也。”[1] 现在这样的局面,我们是有办法对付的,要迎接困难,“多难兴邦”。[2] [1] 教育部重编国语词典修订本 [2] 《周恩来选集·下卷》

  • 再访高地的流水账(上)

    上周就写好了,可觉得那时候还不适合贴这个,所谓不合时宜,就放到了现在。生活毕竟得继续。 青年节的那个周末又去了高地。这次是和二詹一起,开车自驾。从爱丁堡出发,过Stirling、Loch Lomond、Fort William、Kyle of Lochalsh、Isle of Skye、Loch Ness和Inverness,来回大约945公里。这大概是我在英国最长的行车纪录了。 周日爱丁堡10公里长跑比赛,很多地方封路,去机场的100路也改到St. Andrew广场了。到了机场的Alamo柜台已经迟了。乘车到取车处,是一辆1.6L的马自达3,不错,不过我们订的是1.4L的呀。 我们先去几场附近的Morrison’s买了些吃的,然后出发。中午左右先到Stirling。虽然经常来Stirling大学,但在城里转转还是第一次。感觉这个小城真破。去看了下城堡,样式和爱丁堡的差不多。然后沿着A81到Loch Lomond。据说这是英国最大的湖。接下来的路就和上周往返Glasgow差不多了──沿着Loch Lomond开,到小镇Luss停下来休息。一路雨很大,不过这样湖水也很美,显得山色空蒙,烟波浩渺。还是那片沙滩,我们到周围转了转,然后在当地的一家饭馆吃了饭。    过Luss,还是沿着上周的路前行。周围的高山越来越多,但雨依旧不停,蒸腾起厚厚的雾霭,山顶大都在云层里,显得壮美而神秘。一路停停看看,到了Fort William。时间关系我们就没去看不列颠岛最高峰Ben Nevis(也看不到),在当地找了家咖啡馆坐坐就走了。 离开Fort William已经六点多了,天色仍然很亮。雨渐渐停了,但湖水依旧烟波浩渺。在Loch Cluanie我看见了最为瑰丽的烟气蒸腾的湖面,但可惜没来得及停下来及时拍到。随后云都散去,天气变晴,夕阳出现了。在Duich湖边,我们看到了古老的Eilean Donan Castle。旅游景点已经下班,城堡在夕阳下华美异常。上周从豪哥那里学到了用点测光,试试看拍夕阳,果然别具风格。在湖畔拍了小花感觉也不错。然后过Kyle of Lochalsh我们就进入了Skye岛。岛上很美,天色渐沉,天边的夕阳正散发出最后的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山峰。山显得非常高大,在暮霭的云层中尤其美丽。沿着岛的海岸线我们开到了首府Portree。今天总里程大约385公里。      到订好的Rosebank B&B住下已经超过十点半了,还好这么晚还能够入住。这里还能无线上网,不错。十一点多了我们出去找东西吃,整个Portree非常安静,几乎没什么人。后来查Wikipedia原来2001年普查岛上人口只有不到1万,Portree不到2500。真正是边城了。岛上所有的标示都有英语和盖尔语(Gaelic)标注,这里(苏格兰列岛)大概已经有非常多的人说这种古老的凯尔特语。太晚了,没有吃饭的地方还开门,我们只得回来吃点早上买的食物。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转帖】3分钟,只有哀悼,没有搜索

    这条曲线如果不仔细说明的话,你也许会一眼扫过。看看它对应的时间吧,5月19日14:30,那时,你,我,和千千万万同胞一道在为地震中丧生的人们默哀。在这个时刻,这条曲线跌到了谷底,它是谷歌搜索的流量曲线。 3分钟,只有哀悼,没有搜索。 来源:SilenceWolf。来源引自谷歌黑板报。

  • 关于地震中倒塌的房屋

    死难者的亲属悲痛欲绝,愤怒、甚至情绪失控乃是人之常情。人饥己饥,但外人因此没经过调查就轻信没有证据的传言,毫无建设性,而且愚蠢。 为什么倒塌的都是教学楼?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一定准确。谁告诉你倒塌的都是教学楼?媒体和网络。坦白说,媒体关注教学楼,因为那是人群集中的地方,而且都是孩子,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同情和热点。原本无可厚非,可在这个特殊时刻,将教学楼的倒塌完全引入“人祸”,却选择性地忽略其他楼房的倒塌,是媒体的欺骗手段之一。这一点这几个月我们已经见识很多了──例如,那些倒塌的政府办公楼大概就不是人祸,因为官商勾结怎么能害自己呢?在没有客观的统计数据出来以前,例如灾区倒塌教学楼占所有倒塌楼房的比例,这个问题只能是个伪问题。 那么多孩子死了很痛心,可是不客观地报道和传言,甚至夹带私货,是对死者的极大不尊重。 客观事实是,很多教学楼倒塌了,也有一些没有倒。仍然,我没看到权威的统计数据,例如倒塌的教学楼占所有教学楼的比例。那么为什么教学楼会倒塌?不可避免的,很多人会因此联想到“人祸”。不幸的是,在当今中国,这确实是很多问题的症结,也是会为很多人认同的观点,尤其在网络上。但怀疑归怀疑,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权去散播这种未经证实的“结论”。尤其,现在还不是能够有结果的时候,一来当前余震危险仍在,仍以保住活着的人为重;二来大众的情绪恐怕还没到能够冷静下来调查的时候。 我相信有不少“豆腐渣”工程和官商勾结,但因此而概括一切是愚蠢的。有的楼房在地震中倒塌,有的没有,有很多因素: 1、地质条件。 这恐怕是最重要的因素。建筑物不倒塌的前提是,在地震中,承载其的地基相对于该建筑物发生的相对上下左右的错动位移的剧烈程度没有超过建筑物能够承受的标准。此次地震震中最大烈度超过11(最高12),而川西地区一般抗震烈度设计不会超过8度。不同的区域,地质条件差别很大,同一个震级的地震在不同区域的烈度差别也很大。据报道,震中某些道路上下位移相对错动达4米。所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质量合格的能抗8级烈度的楼房可能在地质条件不太坚固的地区轰然倒塌,而“豆腐渣”或者老楼危房可能在另一个区域安然无恙(当然这种情况在靠近震中的地方可能性也许很小)。 最理想的状况是,地震易发带,至少是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地震易发带就不应该住人。这个观点,在发生大灾难的时候可能会被人接受,但过后会有无数实际问题──安全和发展是我们这个还很穷的国家的最大矛盾之一。 2、抗震标准和修建年代。 上面已经说过,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各地的烈度却很不一样。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2000年建造的建筑物抗震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是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经济实力的增长──没钱是造不了安全的房子的。更老一些的楼,如果年久失修,更不知到它的抗震标准了。此次地震之后,应该检讨的是川西地区建筑的抗震标准,尤其是人群聚集的建筑。在以前,或者是标准实施的不严格,或者是标准过低,这样的房子在此次大地震中就可能发生问题。我不是想说这都是标准的问题,而是提醒愤怒的人们注意这个发展的过程。如果贫穷的川西山区是富裕的加利福尼亚,可以想见此次地震的损失会小不少。我不忍心这样说,但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 3、建筑物质量。 放到最后,不是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是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却往往忽视了上面两点。这是人力最能控制和影响的地方。那些倒塌的房屋和校舍是什么时候建造的?它们符合当时的抗震标准么?在新的标准出来之后,它们有没有按照规定(如果有这样的规定的话)进行房屋加固和翻修?如果没有,是什么样的问题,审批程序、偷工减料、有人中饱私囊还是三者都有?这些都是需要,而且最有能力严格调查清楚的内容。 还有一点,偷工减料不一定都是官商勾结,尤其是非公共建筑。农民建房,偷工减料很多时候是因为能省就省的习惯。例如,自己建房,外面包瓷砖,里面楼梯光是水泥板,连栏杆扶手都没有。这样的楼,大概也没有任何标准来评估过。 逝者已矣,列举这些可能的因素决不是开脱责任,而是试图在冷静下来之后找到问题真正的症结,然后该处理的处理,该改进的改进。调查和反思非常必要,但有真正的调查才能有效地反思,而不是在还是一片混乱的时候就预设立场,状似“义正严词”。不要以为站在谴责者的角度就能凸显自己的“正义”,这恰恰是在利用逝者来显示自己和制造观点。尊重科学和事实,就是尊重逝者;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闭上你们高贵的嘴。 关于校舍和建筑物的防震,这里有一篇有建设性的文章。

  • 向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致哀

    图片来源:京华时报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坚强 苦难是最伟大的导师 告诉我们 从伤痛中学会勇敢 活着就是希望

  • 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

    一条原本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这种痛彻心肺的感觉,我大概能感同身受了。 四川台报道一队消防队员救出了一个埋了73个小时的小伙子。主持人是哭着报道完这条消息的。他叫陈坚,刚刚有了还没出生的孩子。大概和我差不多年纪吧,那个时候他还顽强地活着。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陈坚还很有兴趣地通过在场的记者跟大家聊天。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我觉得我从死神的手中逃回来了。他们很多没有我运气好。三块预制板把我压在底下,使我不得动弹。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只喝点水。我觉得我命还是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不想放弃我家里的每一个人。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陈坚是安县人,在这边打工。他说,他想好好回去,站在家人面前。 “我不想孩子没有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我觉得我已经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现在有啥子都不惧了。不晓得生还的希望海大不大?” 经过6个小时的救援后,小伙子被成功救出。可过了半小时在送他下山的路上,任凭记者和救援人员呼喊他,“陈坚,陈坚,醒醒!”他再也没有了反应。旁边救援的一个上尉,二话没说伏下身就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可一切都无济于事。救援人员全哭了,他还是走了。心理上讲,信念可以创造奇迹。可是他被救出来之后,大概是那股子坚持的信念一下子没了。加上救援队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和设备,尽管救援人员都非常努力,但还是经验不足──机体长时间重压后一旦释放,人可能在几分钟内死亡,因为挤压坏死的组织迅速释放有毒物质,心脏骤停。如果预先施加了防范措施,也许还有救。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责怪任何人,只能一声长叹。 愿陈坚一路走好,愿他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平安。 录音特写、视频一(Youtube)、视频二(Youtube) 我马上想到了玉珠峰那个晚上风子他们是如何救我的。也是黑夜、缺少设备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他们一边竭尽全力将我拖出险地,一边不时地呼唤半昏迷的我,和我说话。苍天眷顾,我坚持了下来,活了下来,直到医院。风子说要是我再不说话了,要是就看着一条生命在眼前消失,他会受不了的。眼前的一幕幕,仿佛那个时刻再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所以我深深懂得应该好好活着,哪怕就是为了曾经救你的人。 此时此刻,看到这么多受难的人们在千里之外的祖国,而自己除了捐款,不能做其它的事。有时候真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为什么这时不在那么多人最需要的地方。所以,我更明白了,什么叫做“好好活,做有意义的事”──我要变得更坚强,更有力量,这样才能尽我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做许多许多有意义的事。

  • 我们就是这样救灾的

    来源:《南风窗》2008年第11期封面:汶川:我们还在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一图胜千言。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过最好的能代表这次抗震救灾精神的照片,也是一张能载入史册的照片。